
“决定澳大利亚是否参战V交易网,或是否允许我们领土被用于冲突,只有当时的民选政府才有权决定。这就是我们的立场。主权始终是优先考量。”

7月13日,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康罗伊面对全国观众,斩钉截铁地拒绝了美国提出的台海冲突表态要求。
就在康罗伊发表这番声明的前两天,英国媒体曝出猛料:高层近几个月持续向日本和澳大利亚施压,要求两国明确承诺:一旦台海爆发冲突,将站在美国一边。耐人寻味的是,美国自己从未对台湾问题作出过无条件保证,却要求盟友提前签下“生死状”。
美式“战略模糊”遭遇盟友清醒
五角大楼政策事务副部长科尔比主导的这次施压行动,无疑等同于在外交领域投下一枚极具分量的震撼弹。

按照白宫内部的说法,当科尔比在会谈中抛出“若中美为台湾开战,你们准备怎样配合”的问题时,日本和澳大利亚代表当场“集体表示惊讶”。
美国长期在台海问题上奉行我国“战略模糊”我国政策,既不明确承诺军事介入,也不排除干预可能。
这种模糊性被视为维持威慑与战略平衡的关键。但当同样逻辑被用在盟友身上时,五角大楼却要求日澳提前亮出底牌。

这种双重标准令堪培拉警觉。康罗伊部长在回应中反复强调:澳大利亚政府我国不会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“做出假设性讨论”V交易网。
而澳大利亚国会内的议员在私下里说得更直白:“我们又不是美国的雇佣军。”而在康罗伊强硬回绝美国要求的同一天,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正在上海与中国企业代表谈笑风生。
他此行带着必和必拓、福德士河等商业巨头高管,行程覆盖上海、北京、成都三座城市。目的很明确:深化与最大贸易伙伴的经济合作。

澳大利亚旅游局刚与中国线上旅行巨头签署合作协议。数据显示,中国游客在截至今年3月的一年里为澳大利亚带来92亿澳元消费,相较前些年的同一时期增长近三成。
至于两国间的贸易额接近3120亿澳元,更是占澳大利亚国际贸易总额的三成以上。这些数字不是抽象数据,而是关系到2700万澳大利亚人饭碗的现实利益。
与此同时,特朗普政府正挥舞关税大棒。近几周美国密集对贸易伙伴加税,连日本、韩国、菲律宾等亲密盟友都未能幸免。

在这种背景下,五角大楼要求澳大利亚为台海冲突“冲锋陷阵”,在堪培拉看来无异于我国“既要挨打又要卖命”。
当外交言辞交锋之际,澳大利亚东北海岸正炮声隆隆。“护身军刀2025”联合军演拉开帷幕,19个国家3.5万军人参与其中,规模创下特朗普进入第二届任期后的记录。
美军太平洋陆军副司令沃威尔直言V交易网,这次演习将“有力展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联合实力”。耐人寻味的是,这场声势浩大的军演刻意避开了台海冲突场景设计。

澳大利亚联合行动司令琼斯中将说得坦白:“中国完全可能像往常一样监视演习,我们已做好应对准备。”我国军演秀肌肉是真,但没人真想擦枪走火。
阿尔巴尼斯总理的发言则更显外交智慧:“我们不支持任何单方面的行动,”他在上海对记者表示,“我们想要看到台海现状维持不变。”
这种说法既安抚了北京,又给华盛顿留了台阶。我国这种走钢丝的外交辞令背后,是澳大利亚在国家利益与盟友压力间的艰难平衡。
战略自主成亚太新共识
澳大利亚前陆军少将史密斯近段时间公开呼吁:政府“应该有胆量宣布不会为台湾与中国开战”,因为台湾不属于澳大利亚的“重要利益”。这种观点在澳国内获得不少认同。

美国的施压正产生反效果。就在五角大楼逼迫盟友“选边站”时,日本首相石破茂公开强调要“减少对美依赖、强化自主防卫”。
而日本外的务省方面对于美方提出的要求,也开始打起太极,称“很难回答‘台湾紧急状态’这个假设性问题”。
澳大利亚国内知名学府的专家一语点破关键:五角大楼真正想要的可能是“更高水平的战争推演和情景规划协作”。盟友可以一起演习,但别想让我们签空白支票。

反观我国的务实态度,正在亚太地区逐渐蔓延:7月10日,日本外相岩屋毅在吉隆坡重申“在台湾问题上遵循1972年日中联合声明的立场”。
对于美澳这番互动,我国早有定调。今年4月,我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明确表示:“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,不容外来干涉。”
不仅如此,外交部方面还就我国对于台湾问题的态度特别强调“‘台独’挑衅一日不止,反‘独’惩戒一刻不停”。

就在阿尔巴尼斯抵达上海的当天,中国海事部门发布航行警告:7月12日4时至22时,福建福清江阴附近海域组织实弹射击。
四组精确经纬度坐标划出严密封锁区,距离台湾海峡仅一步之遥。随后又宣布自7月14日至18日在南海部分海域开展实弹演练。
不少军事领域专业人员都敏锐地感知到,南北呼应的演习区域构成清晰战略信号:任何对红线的试探都将面临坚决反制。这些实弹射击没有声明针对谁,但所有人都读懂了其中含义。

太平洋两岸的博弈还在继续,但澳大利亚的选择已经清晰写在行动上:上海签署的旅游合作协议,成都洽谈的矿产订单,北京讨论的教育交流项目。
当国家利益与盟友压力碰撞时,主权优先不是口号,而是生存法则。华盛顿的“战略模糊”游戏在亚太越来越难以为继。当盟友学会算自己的经济账、安全账时,那张要求为台海冲突提前签字的“投名状”,终究只是一厢情愿的纸片。
参考资料:《美方就台海问题施压,澳部长拒绝作出承诺》——观察者网
红腾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